註冊 登錄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返回首頁

回首向來蕭瑟處 也無風雨也無晴 ... https://www.apk.tw/?1739858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經典中的愛情

已有 476 次閱讀2015-7-4 19:41 |個人分類:智慧錦囊| 愛情, 名著

經典名著中,描寫愛情的作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從哪兒講起呢?我想還是從詩經講起。

詩經
   詩經的十五國風裡面,有關愛情、婚姻這個題材內容的大約佔了1/3,可見愛情不僅是今天青年所關心的問題,也是古往今來一切文學作品所關心的問題。
 愛情有時候被人講得很複雜,因為愛情的確是千姿百態,最不能整齊劃一,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它的本質特徵是純真的,沒有這個真字,愛情無論講得多麼天花亂墜都說不上美好。凡是說不上約束的、能夠自由表達的愛情,大都具有既熱烈又率真的特徵,詩經所描寫的愛情非常直率,非常熱烈,非常大膽,沒有什麼掩飾,有一個最根本的特徵,就是純真。我舉一點例子。
 詩經裡面寫相識的歌,關雎那當然是代表,一個青年看見了一位美麗的淑女,就心生愛慕,回到家裡,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後來他就在幻覺當中,跟這位姑娘相愛,在幻覺當中,跟這位姑娘結合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現代白話念出來,意思是,關雎在河中的沙洲上,歡快地鳴叫,美麗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求偶的好對象。
   過去有種說法,雎鳩雌雄二鳥,彼此很忠實,當它們離散以後,便不再和被的雎鳩雙棲雙飛,所以在詩中用它做愛情的象徵。接下來第二第三章,參差荊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輾轉反側,這裡的服字,讀(bi),思服就是思念,悠哉也是想念的意思,悠哉悠哉是加重語氣,這兩句用現代白話讀出來,意思是荇菜有短又有長,在水中左右搖蕩,美麗善良的姑娘啊,讓我日日夜夜想,想啊求啊求不到,日思夜想忘不了,真難啊真難忘,翻來覆去睡不下。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章是小伙子單相思,第四第五章出現了轉折,寫他在幻想中與姑娘相親相愛,在幻想中,他不但見著了這位淑女,還和她生活在一起,非常和諧,非常快樂,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詩所展開的情景是小伙子又到河邊去了,他看到姑娘河邊採摘荇菜的身影,漸漸開始幻想,這兩章的字面意思用現代白話來表達可以這麼念,荇菜有短又有長,姑娘左采右采忙,我要彈起琴瑟來,求她嫁我做新娘。荇菜有短又有長,姑娘左采右采忙,我要敲起鐘鼓來,讓她心裡喜洋洋。但從詩所展開的幻景看,這位青年男子不僅僅是想求愛,而是在幻覺中鐘鼓齊鳴,把姑娘娶過了門,與她結合在一起了,在幻覺中,他們相親相愛,這種對愛的追求,不但完全發自內心,而且有著對未來的美好嚮往,的確是很純真的。琴瑟和諧或者琴瑟友之這樣的話,以後就成了我們古典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夫婦之愛的代名詞。
 這首詩的情感,既熱烈又浪漫,而且很可能在當時,曲調也很好聽,當然我們現在是聽不見了,因為孔老夫子講過,他每一次聽到關雎這個尾章,最後那一章的時候,他就覺得滿耳都是音樂聲,真是好聽極了,而且他還對關雎有一個評價,他的評價是,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意思就是關雎表現的情感很熱烈,但是並不放蕩,它幽思綿綿,但是並不低沉悲傷,雖然儒家後來把關雎這首詩說成是先王教化之作,而且是美后妃之德,這個顯然曲解了。但是,孔老夫子說,八個字的這個評價是很精當的。所以,這首詩一直流傳了這麼多年,可以說,它在我們中國文學史上,在愛情的文學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它用詩歌的形式,肯定了這種愛情的正當要求和人們對愛情的美的嚮往,它在現實裡頭不能實現但是它在幻覺裡頭實現了,而且它實現得很得體,它的確是沒有所謂過度,沒有表現出什麼放蕩來,它不是這樣。但是它又不是有了情感,不能表達,我在這裡給大家講,寫相思,寫求愛,寫約會,寫結婚,不是很準確,原因就是詩經裡面的這些詩歌,在沒有編訂,就是沒有被後來編成詩經,而且在漢武帝,所謂獨尊儒術,才把詩經作為經來學的時候,在沒有編訂以前它是唱出來的,在春秋時期,各個國的國君和貴族,他都要養一批樂師和樂工,國君有時候派采詩官,貴族要派自己的樂工,或者樂師,出去向民間採集歌謠,採集回來以後,他在宴會上要演唱,所以那個時候有這麼個規矩,外交宴會上來的使臣,或者主人,主人可以請客人點歌,點一篇或者兩篇詩,幾篇詩,讓樂工來演奏,來唱出來。當然他點的內容,要偏重於政治性的。比如說,向主人表示感謝,表示某種祈願,表示祝福,甚至也可以通過詩篇來是你對某一件事情的不滿或者批評。所以到了現在我們讀的詩經已經不知道那個時候,兩千多年前,究竟是怎麼唱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詩經裡面絕大多數的詩歌,可以說都是民間的歌謠,而不是廟堂上的,少部分是廟堂的。所以我就始終不太同意講詩經是先王教化之作,有教化不作不能說沒有,我們要就詩來談詩。但是我不相信,有哪一位先王在那個時候,能夠一個人唱出三百多首,三百多首是留下來的,要按原來那個數字,要比三百多首多得多,哪一位先王能唱出這麼多首,而且表現很多不同生活內容的詩來呢?那不可能的。所以,我要講的今天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要領略什麼是純真的愛情,什麼是不矯揉造作,不弄虛作假的愛情,那就請大家讀一讀詩經。

漢代樂府民歌
   在愛情得不到自由的時代,能夠用生命去維護,其實也就是在用生命維護靈魂的自由。也許有人對此持有異議,不同意這個看法,這不要緊,你完全可以有別的選擇,現在不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嗎?好像唱詞是不求天長地久,但願一朝擁有,如果有人願意選擇這種時髦的、短命的愛情,如果還是愛情的話,那當然也行,那也不妨礙我們對用生命去維護愛情尊嚴的人的敬重。當然我很高興,就是現在的青年人裡面,也有不少是堅貞愛情的追求者,他們常常引用漢代樂府民歌裡面一首鼓吹曲詞,這首鼓吹曲,名詞叫上邪
 天啊,我要和你相愛,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永遠不分開,除非是什麼呢?山無陵,山峰削平了,山變成了平原,江水為竭,江水都枯乾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冬天響起來雷,冬天響炸雷,夏天下大雪,這還不算,還要加一句,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個顯然是一位在熱戀中的少女,她對愛情追求說出來的心裡話。他把這首民歌,把五種完全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用絕對否定的口吻,和無可辯駁的氣勢,來肯定了這位少女愛的堅貞,而且我們要想想,這五種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誰能看見天地合了,誰能看見江水全干了,誰能讓山完全削平了,這是做不到的事情,當然那時候生態也很好,所以,冬雷震震夏雨雪,也絕對不會發生,我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也就是絕對否定的口吻和無可辯駁的氣勢,在反襯出這位少女愛情的堅定和熱烈,從這首民歌裡頭,我們聽到的,可以說這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愛情宣言。當然,要說得準確一點,我應該加一句,要加個古代,是古代中國愛情特色的宣言,因為後來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太深,後來受到的束縛也太深,太多,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時,往往沒那麼直接,沒那麼熱烈,沒那麼大膽,但是這首民歌確實看得出來,這少女的愛是如火如荼的愛,是火山爆發般的愛,讀這首詩,確實讓我們震撼。
 這種生死戀,表現得最充分、最完整,從某方面來講,它藝術感染力,更加強烈的,是漢樂府民歌裡面的焦仲卿妻,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孔雀東南飛。這首長篇敘事詩,完全能夠代表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
 這首詩一共1700多字,它中間出現的劉蘭芝、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婆婆,和劉蘭芝的哥哥,和焦仲卿的妹妹,這些人物的形象,刻劃得非常鮮明,所以在民歌裡面,像孔雀東南飛這樣語言這麼簡潔、這麼洗練,在敘事策略上,它把一個情節非常曲折的故事,能夠敘述得那樣疏密有致,那樣跌宕婉轉,而且它在刻畫人物的時候,它的濃淡,濃抹還是淡抹,都用得恰到好處,所以可以說,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幾乎無可挑剔。所以,很多人在敘述他們讀這首詩的時候就說,深情者,要是你是一個有情感,或者很容易動情的人,讀這首詩往往會痛哭流涕,很感人。
 劉蘭芝是一個非常美麗、非常賢慧也非常溫柔體貼、非常能幹這麼一位女性,她跟她丈夫感情很好,可是她的婆婆就是不能容忍,她這個婆婆,讓人想到有點像後來張愛玲寫的金鎖記裡面的曹七巧,就是不喜歡兒子對媳婦太好,這個母親想獨佔兒子的愛,所以,看這個媳婦總是看不慣,最後,把劉蘭芝趕走,劉蘭芝在被迫答應說嫁給太守那天晚上,從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焦仲卿知道以後,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現在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首詩的結尾。
 它的結尾就是劉蘭芝、焦仲卿死了以後,兩家求合葬,葬在南山旁。這首詩前面部分,就是結尾之前,全部是用的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它在情節的交代,在人物的刻畫,在細節的描寫上,非常細膩,非常得當,它的結尾是浪漫主義的,它只能用這種結尾,或者說它用最巧妙的藝術手段充分表現出對劉蘭芝、焦仲卿這樣用生命來維護心靈自由的人的高度的讚美。這種結尾,給後來的文學影響也很大,我們現在從梁山伯、祝英台化蝴蝶可以看到它的影響,從牡丹亭講柳夢梅和杜麗娘,這個杜麗娘是死了以後重生,還要相愛,這也是寫生死戀,所以都可以看到孔雀東南飛的影子,或者影響,對它結尾,兩個墓種上松柏,種上梧桐,松柏和梧桐不但枝椏相交叉,葉也相交通,都交合在一起,聯結在一起,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從這個結尾,我們也可以看到,劉蘭芝和焦仲卿,他們的悲苦,他們的怨恨,他們的憤怒,完全包容在這個結尾裡面了。

唐詩
 最尷尬、最忐忑的愛,是什麼愛呢?是捉摸不定的愛,是徘徊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等待著結果,一時又沒有結果的愛。這是中唐詩人劉禹錫寫的一首竹枝詞,這是他第二次被貶官以後,貶到四川奉節,當時叫夔州,做刺史,川東奉節這一帶,當時民歌叫竹枝詞,那麼,劉禹錫按照這個曲調,填寫了不少,其中一首就是這個,叫竹枝詞,這是他其中之一,這首詞,他寫一個也是沉浸在初戀的少女,或者初戀還不能這麼講,就是沉浸在相思和等待著,盼望著能夠跟自己心愛的人感情能夠互相溝通起來,還處在這種所謂愛情的萌芽階段,或者說朦朧階段。所以,這首詞妙在哪裡呢?
 楊柳青青江水平,第一句話講的正好是春末夏初的時候,因為已經是楊柳青青了,江水平,這是一個江上,沒有大的風浪,波平如鏡的時候,忽然聽見了聞郎江上踏歌聲,誰聞郎呢?當然是這個少女聽見了,聽見這個踏歌聲,別人不會動心,她一聽見,就知道是誰唱的,當然就是她心裡喜歡的小伙子唱的,踏歌,是指一邊唱一邊用腳踏著節拍,後兩句,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因為正好是黃梅時節,這個少女心裡想,說這個小伙子對我沒意思嗎?有時候又有意思,要說他有意思,他又沒有明白地給我表示出來,所以,少女心中的等待,不安,某種欣喜,覺得他還是有情的一面,又某種失落,某種無奈,某種忐忑,都在後兩句裡面表現出來了,所以,後兩句的概括性很強,經常被人引用,與劉禹錫的這首詞相當的,還有蘇東坡的一首詞,蝶戀花。

宋詞
 這首詞大概很多人也都讀過,蘇東坡的這首詞「蝶戀花」,也是多年來傳誦不衰的名篇,它的藝術特點是情、景、人,完全交融在一起。如果用電影鏡頭來表現,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幅動態感很強,而且蒙太奇的意味也很強烈的視覺形象。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一開始可以用全景來表現,已經到了春末的時候,所以,花只剩下殘花,在燕子飛起來的時候,順著燕子飛的方向,就可以看見流水,看見一個庭院,鏡頭然後再搖到這個庭院近前,用近景,開始是遠景,接著是近景,枝上柳棉吹又少,這個柳棉指的是庭院裡面的鬱鬱蔥蔥的柳樹,柳絲裊裊,綠草如茵,所以這個時候,正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片翠綠,接著鏡頭再回來,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是鞦韆先伸出了牆外,鞦韆上的人還沒看清楚,牆外是行人走路的地方,接著再一個鏡頭是笑聲,牆外行人牆內佳人笑,哦,原來鞦韆上的是美麗的姑娘,漂亮的姑娘在打著千秋在玩耍,這小伙子一看,所謂觸景就生情,用今天話說是觸電了。他正在那裡站著聽,站著看,沒想到,笑漸不聞聲漸悄,笑聲慢慢慢慢聽不見了,聲音越來越小,人家走了。最後一句,多情卻被無情惱。這個小伙子多情,據說蘇東坡貶在惠州當官的時候,曾經讓他最心愛的侍妾,叫朝雲,演唱這個詞,朝雲唱不下去,還沒唱,就哭,就掉眼淚,蘇東坡問她為什麼?她說一讀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就為這兩句,讀到這兒,就忍不住要掉眼淚。當然,過去這些記載,只能說明這個詞在當時就相當感人,我們現在也覺得這個好,而且還經常有人是這樣在引用,如果有人單相思,沒有個結果,徘徊在希望與失望之間,他的愛情訴求,始終沒有真正地落實下來,所以,就常常會用這句話,說他多情卻被無情惱。如果哪一位年輕人,他跟他的對象吹了,或者他卻求愛的時候被人拒絕了,我們就會引用上半闕的最後一句話,天涯何處無芳草,意思是你別吊在一個人身上。應該說,這兩句話已經成了我們的成語,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古代一些文學家,他們的詩詞,他們在描寫人們內心的愛情世界的時候,不僅具有極大的感染力,而且也具有極大的對情感把握的概括性,這種準確性,能夠讓我們很多人好多好多年以後,讀著它都覺得這個詩非常有味道。

 世上最苦澀、最耐人尋味的愛是什麼愛情呢?是相思綿綿的愛,是人居兩地,天各一方,而相思之情卻不絕如縷的那種愛。

  人居兩地,他感情不深厚,他不會那樣相思,感情不深厚到極端,他不會相思之情綿綿不斷,所以這種愛是既苦澀,又最耐人尋味,能把這個表現出來的作品是最耐人尋味的,對於這種愛的描寫,在我們古典名著中,層出不窮,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我想給大家講一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兩句,是現在流傳得很廣泛,也被很多人引用,這兩句確實一開始,一看這首詩,你只要一讀一念你就會覺得這兩句不同凡響,意境雄渾闊大,那麼就會想,這個作者既然寫相思,為什麼會用這樣一個雄渾的意境來表現呢?當然有人也許會說,這個跟作者有關係,因為張九齡是唐代開元時期的丞相,他做過中書令,他在這個時期,以他的權力,以他的聲望,曾經對後來的賀知章,孟浩然,王維這些詩人,都做過提攜,而這些詩人,賀知章、孟浩然等等又對後來的李白、杜甫都有過推薦,所謂盛唐時期,那些偉大的詩人能夠層出不窮,甚至能出現李白和杜甫那樣的高峰,那是給身居高位這樣的人,同時也是詩人,而且他不忌才,而且他識才,用才,敬重才,是很有關係的。如果有才華的人,在某一個時期,某一個社會裡,他不被敬重,而且也沒有形成一個相互敬重的環境,那可以斷定那個時期的文化,那個時期的文學,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會出現非常繁榮的景況,這是順便說一句。所以,他在那個高位上,有哪個胸襟,有哪個氣度,這是不假,但是我認為,這兩句詩,之所以給人意境這麼雄渾,這麼闊大,一下子好像把後面的全部它的詩句和詩意帶動起來,原因從藝術上分析的話,我覺得詩人抓住了一個特點。
 相思之情,無處不在,它本身就可以說瀰漫在天地之間,你所思念的人,如果他在天涯,你的思念就會無遠弗屆,就到天涯去了;你所愛的人如果在海角,你的思念也可以不用任何傳導,思念本身就可以達到,只要你在思念他,所以,相思之情本來就是一個蓬蓬勃勃澎澎湃湃,不可遏制的感情,除非他不想念,除非他想念的時候並不熱烈,反過來說,他要是很冷淡,他怎麼會熱烈地想念呢?所以他能抓住這種情感的一個特徵,就是這種情感本身就具有超越時空的廣闊性,而且也具有超越時空的所謂深度感,他不在乎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出現這種想念之情,所以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論在什麼時候,處在天涯海角的人,都會在這個時候,望著明月,懷念自己的情人,或者自己的親人。所以他後面接下來才講,情人怨遙夜,情人在思念的時候才覺得這個夜很長,怎麼還沒有天亮。為什麼會怨呢?他接著又是一句,竟夕起相思,因為他是這一晚上都沒有睡覺,竟夕就是一晚上都在想,然後,滅燭憐光滿,想的時候睡不著覺,才覺得屋子裡的光,燭光太亮了,是不是燭光太亮才讓我睡不著,把燭光滅了吧,滅了以後,月光本來就照在屋裡,所以仍然滿屋子都是光。所以,這個憐字,到底是憐誰呢?很可能就是可憐自己的這個心,你想把燭滅了就能讓你沉思默想,其實不,做不到,你會覺得應該可憐自己有點蠢,幹嘛要滅燭呢?這個寫得很有味道,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起來批衣才覺得已經露水都把衣服打濕了。最妙的是後面兩句,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在想著想著的時候,就想著我拿什麼來贈送我思念的人,贈送我的愛人呢?現在好像流行歌曲有一個詞,我拿什麼送給你。這個詩人想到的是,我想把月光送給你,可是它又不不堪盈手贈,這一把月光能夠送出去嗎?一送,月光就散了,它不散也只有一把,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還是回去睡覺吧,在睡夢當中,可能我能和她相遇。所以,最後落在夢字上,這個還字,也用得好,還就是動作,原來可能他站在窗邊看月,站在窗前看月,後來一想,還是回到床上去吧,回到床上去為什麼?是想做一個好夢。

 在唐代詩人裡面,寫相思的詩,至今傳誦最普遍、詩味濃烈、醇厚,特別耐人尋味的,我以為是李商隱的詩。李商隱的無題詩,幾乎每一首都有說不出的悲愁和痛苦。
 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李商隱這個人,16歲就是因為詩文,已經在他所處的社會圈子裡有了名,18歲就到一個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幕中去當幕僚,後來,他又娶了另外一個節度使的女兒,另外一個節度使叫王茂元的女兒做妻子。他這些無題詩,究竟是不是愛情詩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說他在節度使手下當幕僚的時候,跟某一個貴姬,或者貴夫人,或者貴主的姬妾,某一個貴姬相愛,這種愛在當時也是不允許的,他無法明白地表達出來。還有一種說法,說他在中進士之前,在一個道觀裡面讀書的時候,與那個時候正好唐玄宗的女兒,玉珍公主也在這個道觀裡,所以傳說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就跟這個玉珍公主的侍女愛上了,他們相愛以後,當然也是,如果有這個事,他寫這個詩也是不能明白表達出來。所以,我們讀他的這些無題詩,可以說,每一首裡邊都有很沉痛、很悲苦的、某種那種所謂讓人覺得某些淒涼的東西,就是感情上那種很淒美的感覺。
 像他的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想見見不了,要見得了他不會寫這樣的詩,當然他不寫我們今天也引用不上,我上次說了,我年輕的時候都引用過,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他無題詩,另外一首就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白花殘,春蠶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寫得相當淒美,愛是這麼深,見又是這麼難,為什麼相見也難,不但相見難,離別的時候也難,你這麼愛她,為什麼見不著那是可能的,為什麼分別也不行呢?好像道個別都不行,都見不著,所以可以想見,他愛著一個確實是在當時讓他無法獲得自由的愛情,他愛了這樣一個既不能明明白白表達,又不能和她採取別的辦法,實現自己心願,所以他愛得很苦,才會有這樣的詩句。所以,我讀李商隱的詩,這些無題詩,這些實實在在顯露出確實是充滿了愛情的那種無法控制的痛苦,他沒辦法來把自己這種痛苦,能夠用其他的意境、其他讓人感到不那麼強烈、不那麼隱諱、不那麼讓人覺得淒苦的意境表現出來,他無法用這種辦法,所以,幾乎你能聽見他的內心在吶喊,而他靈魂深處的吶喊,又無法用語言,甚至無法用詩的語言表達出來。

  兩地相思,這是許多世紀以來,我們很多中國戀人,大概都經歷過、體驗過的一種情感,我不是主張戀人之間應該分開,而是說,真正相愛的人是經得起分離的考驗,24小時在一起,未必就真相愛,所以我信在這裡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寫相思的名,這是秦觀的鵲橋仙。

 元代有一位實際上是金代了,有一位詩人元好問,他寫了一首詞摸魚兒,就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令人生死相許。這位元好問批評秦觀的詩,當然不一定指這一首,說他的詩充滿了女兒氣,是女郎詩,意思,秦觀要按照詩風來分派的話,他是屬於婉約的這一派,元好問的批評也不是沒有道理,當然他的這種批評來自他的老師,他是引用他老師的話,來批評說,秦觀的詩女兒體。
 但是我要說,在所有寫相思的詩篇裡,一般都是寫相思的所謂綿綿沉沉深深切切的感情,就是所謂斬不斷,理還亂,才下心頭,又上眉頭那樣的感覺,但是秦觀寫的鵲橋仙,他確實寫出了一般的相思詩篇裡不會這麼表達,就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他的上闕還有一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就兩個人要是感情非常好的話,哪怕一年見一次面,也比那些天天在一起的要好。便勝卻人間無數。所以我覺得,他寫出了不同的東西,也可以說在愛情的詩篇裡頭,給人一個所謂煥然一新的感覺,有一種新的氣象,因為他強調了真摯的、堅貞的愛情,是不怕分開的。纏綿是情的表現,但是纏綿不等於就一定是真愛的表現,寫相思的詩詞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他身不由己,在封建禮教壓迫下,被迫離婚以後,寫婚後思念,又不完全同於所謂青年時期相戀的那種感覺,這就是陸游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籐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鎖,錯,錯,錯。這是陸游寫的釵頭鳳的上片。
 據說,陸游和唐婉婚後,曾經一同來沈園春遊,前面這三句,有回憶過去的內容,意思是,唐婉斟酒的手是那樣的紅潤,黃封酒是那樣讓人陶醉,我們到沈園去游春,真是柳絲裊裊,滿城飛花的時候,但這三句不單是寫過去,也照顧到寫眼前,從唐婉派人送來的酒想到過去他倆婚後短暫的幸福生活,這次見面,依然是在柳絲青青的沈園了,可是他們已經被迫分開了很久。
 接下來的東風惡,歡情薄用它來暗喻母命難違和禮教難違,歡情薄,用一個薄字,來形容他和唐婉愛情生活的短暫,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離索就是離散分居的意思。這裡我不一句一句講下去,我要請大家注意的,一是陸游這首詞,不但語言清新曉暢,而且凝練質樸。二是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非常複雜,非常深切,非常沉痛,陸游作為大詩人在詩情激盪下,把他和唐婉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用凝練的文字,一氣呵成地寫出來,真是字字有淚。他把這首詞寫完以後,據說唐婉見了以後,唐婉也和了一首,我都只給大家念上半闕。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世情薄,人情惡,這是回應陸游的東風惡,歡情薄,但意思更深了一層,世情薄的薄字,不做短暫講,而是指世情冷酷,不厚道,我們的歡情薄,不但是因為人情惡,不僅是因為婆婆的無情和專橫,還因為在這件事情上,世道人情也很冷酷啊,那時候有誰勸阻婆婆,有誰同情我們,理解我們,站出來幫助我們?雨送黃昏花易落,既寫景也寫情,與你分開以後,我的心情,我的身體和精神怎麼樣,你只要看一看黃昏中遭受風吹雨打很容易飄零墜落的花朵,就明白了。曉風乾,淚痕殘,她掉了一晚上的淚,看了以後,一晚上都沒睡覺,想寫出來不能寫,只能獨語,獨自往心理咽。非常沉痛。我要講的是所有講相思的情的,像陸游和唐婉這樣,是用血淚寫出來的,恐怕還沒見過流傳下來的像他們這樣好的第二篇。這是血淚的文字。所以我說在靈魂深處,不是爆發出來,是掙扎著喊出來的聲音,是在一個特殊的情況下,本來都埋藏了多少年,多少痛苦,只好噎下去了,不講了,不說了,不提它了,那麼在偶然的機會,在沈園碰面了,這個時候的唐婉和她的丈夫,用就酒餚招待了陸游,陸游那頓飯吃得可是最痛苦的一次,吃完以後,題了那首釵頭鳳。而我覺得,大家要是仔細讀的話,就知道,唐婉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才女,要是不處在那種封建壓迫的時代,她當然不至於就會過早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據說,她和了這首詞以後,沒有多久就去世了。所以她是在用生命來印證自己對陸游的愛,也在用生命印證這首詞是真正的真情和血淚寫出來的,不是沒有自己體驗詩人寫別人,而是寫自己,寫自己不是寫一時的情感,是寫的他們飽含著辛酸的眼淚,就唐婉而言,幾乎寫了她一生的情感,她也沒有別的詞留下來,但是她和的這首也和得非常好。

 最富想像力,最富誘惑力的愛,是什麼樣的愛呢?是奇幻的愛,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愛,但並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的愛。這種愛令人神往,但在世俗生活層面上,並不具備現實的可能性,對這種愛寫得最好的,是聊齋。

聊齋
 在聊齋之前,我們一些志怪誌異的小說裡,也有過人鬼,人狐啊這類的糾葛,也有過這描寫,但他們對愛情的把握和描寫的無論是思想,或者是藝術表現,都遠遠不如聊齋。蒲松齡筆下那些美麗多情奇巧俊慧的狐精、鬼魅、花妖、神靈,他們在君權、夫權、男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高舉著真誠、善意、深情的火把,去爭取應該得到的幸福,從藝術上看,對聊齋當中的愛情故事,做這樣的肯定,我覺得並不為過。
 聊齋故事裡面的嬌娜、青鳳、嬰寧、翩翩、小翠、香玉、連瑣,這些女性形象,有誰會把她們真正當做狐狸精呢?當做花妖呢?當做鬼魅呢?誰讀了聊齋都會覺得,這些聰慧的女性,可以說是那個時候直到現在很多人心中覺得可以作為美麗的偶像,雖然這個偶像是不可以去追逐的,因為它現實裡頭不可能存在的,所以,蒲松齡寫出了現實當中不可能存在,但是理想中應該佔有一席地位的愛情。這種愛情,確實是最富想像力,也最富誘惑力,是奇幻的愛,但是是不可能實現的愛。作為經典名著不等於這些名著就沒有自己的瑕疵,沒有它的缺陷,蒲松齡生活在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初,他也有他的歷史局限,所以,我們一方面在聊齋這些小說裡面,看見作者思想非常開放,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對女性人格的尊重,也表現出他非常肯定婚姻的自由和自主,但是,同樣在這個愛情問題上,聊齋的故事裡面,也常常流露出作者那種男權意識,或者是以男權主意為中心的泛愛傾向。所以我們往往有時候看到不是喜歡一個兩個,不是這個狐精都是那個鬼魅,都跟這個書生如何要好,而且往往一要好,在當時往往之寫婚床之愛。所以,聊齋裡面的這些,並不是我們今天要肯定的,包括有時候還流露出來有因果報應的這種思想,因為原來這個女鬼是在什麼情況下死的,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了書生的救援,所以這個來世就應該如何報答,往往夾雜著這些思想,所以,就愛情而言,聊齋存在的這些缺陷,就只有等待像紅樓夢這樣的作品出現,才可能把愛情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我想給大家介紹三篇。
 第一篇是唐代的詩人元稹寫的離思這個絕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他悼念他的亡妻韋叢寫的,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20歲嫁給他,27歲大概就去世了。嫁給他的時候,元稹仕途那個時候還很不順暢,生活也很拮据,所以曾經跟著他吃了不少苦,元稹後來在悼亡的詩篇裡,另外一首裡寫過,說,這位他的妻子,亡妻,在最初嫁給他的時候,家裡非常貧窮,有時候他出門沒有換洗的衣服,就翻箱倒櫃給他找,有時候他想喝酒,他就纏著他的妻子,把頭上的金釵拔下來去換酒喝,而他說他現在已經做到什麼官了呢?他寫剛才我要介紹的那首詩的時候,他在做監察御史,他說他年薪過十萬,十萬錢,而他的妻子不在了,所以他內心裡非常內疚。
 這首絕句,我要介紹的這首絕句,前面兩句,它的詞意非常悲壯,後面兩句又婉轉低沉,他用了兩個典故,用得非常好,一個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他用了孟子盡心篇的一句話,叫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意思是說看過浩渺大海的人,其他的水,就不在他眼裡了,游於聖人之門的人,不要在聖人面前多言多語,或者誇誇其談,就是難為言。
 第二個典故用的宋玉高唐賦的,宋玉高唐賦講神女,朝雲峰上的雲,就是巫山朝雲峰上的雲是神女化的,所以那個雲非常漂亮,雲蒸霞蔚,蔚為壯觀,那麼他把這個典故化用來,是比喻他自己和他的亡妻原來的感情非常深厚,像大海一樣深厚,所以,其他的水就不要再講了,在我面前就不稱其為水了。而且,還強調了除卻巫山不是雲,強調他跟他的亡妻原來的感情非常美好,有許多像彩雲一樣值得回憶的東西,所以這首詩我不細講,我想強調的就是為什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能夠到現在流傳下來,我們很多人都願意朗誦它,在心裡記著它,甚至有時候會感受到這個詩句情感上的威力,就是因為它確實表達了一種特別深摯的情感,這種情感具有什麼呢?具有不可超越性,因為它像大海一樣,其他的水就不行,它用水和大海來比,它用雲彩和巫山神女,那麼漂亮的雲跟其他的雲朵相比較的話,其他的景觀就不是那麼漂亮了。後面兩句我不細講,但是要提到一點,後來有學者,大概清代有位學者,批評這首詩,說它情感不算深厚,原因就是最後那一句,半緣修道半緣君就是我一半是為了好像要提高自己的學問,要去修道,一半是因為你。其實這個批評是不公允的,因為只要注意到前面那兩句,就會知道他最後說的是半緣,半緣,實際上是一緣,就是因為他的妻子。他的妻子這感情在他心裡,永遠抹不去,所以他才會以後再有多少花,我都不願意去顧及它,那是一種比喻,就是以後再有多麼好看的,我都不會去留戀,這是一首。

 第二首我想介紹給大家的,是蘇東坡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寫得非常沉痛,我只想說這麼幾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蘇軾在這裡,明明白白地講,他在夢裡見到他的妻子,而且在一個他們原來很熟悉的地方小軒窗,就是原來的屋子裡,或者是臥室,或者是他的小書房裡,他的妻子正在梳妝,見著以後,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不是下幾行,不是淚下四行五行,而是淚千行。蘇軾這個也是懷念他的亡妻王弗寫的,而且是在十年以後,他忽然在夢裡,夢見她,然後醒來以後做的這首詞。其中有一個很微小的情節,也許跟蘇軾在這首詞裡,寄托了他滿腔的情感有關係,就是在他妻子重病的時候,他曾經向朝廷告假,想去看望她,可是得不到允許,所以他妻子埋葬在四川他家鄉,眉山附近的彭山縣,他寫這首詞時,他在山東諸城,那個時候叫密州做官,所以他才會有第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都不知道,這個兩茫茫,包括他妻子生前最後一面他都沒有見上,才會說,不思量,自難忘。我即使不刻意去想她,都會自然而然在我心裡,每一句你要推敲,非常非常好。
 還有一個東西要強調一下,是這首詞,它的語言負責樸素、自然,它用的是白描手法,幾乎一下子把情感傾洩出來的,他寫的那些情景都是實實在在講他如何做夢,夢裡什麼樣子,把情和景和他自己當時的處境都寫出來了。

   第三篇我想給大家介紹的,在悼亡的詩詞裡面,傳誦得最廣泛,甚至可以說影響最大的,是李清照晚年寫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這首詞,歷來的詩評家給它的評價很高,特別讚賞她在前面這兩句一開始,就一連用了14個疊字,所謂七組14個字,這個疊字用得特別,所有別的人的詩詞裡從來沒有出現過,她出現了,她是獨創的,而且用完之後呢,你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這些疊字,它創造出了一種李清照在這首詞裡所要傾訴的那種情感,應該有的意境。從這個意境裡頭,能使人覺得她把她那種孤獨的、寂寞的,那種冷落的、淒苦的心情,全都渲染出來了。那麼現在要問,為什麼李清照會那麼苦?那麼感到傷心?那樣子覺得愁思排解不開呢?為什麼呢?是不是僅僅因為她是女詞人呢?是不是僅僅因為她的丈夫不在她身邊,已經去世了呢?不是。我要說的就是,李清照這首詞,是宋政權,就是公元1127年,金朝攻陷了汴京之後,原來的宋政權南遷,南遷之後,李清照也到了南方,這個時候,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所以她所面對的是國破家亡,夫死的悲痛,所以在這首詞裡,她抒發的是大悲痛,不是小悲痛。
 尋尋覓覓,她尋的是什麼呢?尋的僅僅是個人往日的幸福生活嗎?僅僅是個人對往日的那種安定生活的嚮往嗎?或者說,僅僅是尋覓的她過去對金石書畫的愛好,當然也包括她跟她丈夫共同的愛好,尋找的是這種共同愛好嗎?回答應該是,是,她是尋找了,應該說包括這些內容,但又不完全是。因為我們知道,李清照曾經寫過一首詩,很多人都認為在婉約派的詞裡頭,像李清照這樣能寫出這麼豪放,這樣雄壯的詩篇來的,少有。
 她那首詩是,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話的意思是,項羽是可以到江東去的,垓下之戰以後,能夠去,然後再想辦法跟劉邦對抗的,可是項羽覺得自己帶出來八千子弟兵全軍覆沒,沒有臉面回到江東去見父老,所以拔劍自刎了,李清照非常讚賞這種英雄氣概。所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南宋政權金朝一來,宋政權稀里嘩啦就完了,而且南逃以後就在臨安重新歌舞昇平,苟延殘喘,為什麼就沒有人想重整家國呢?沒有人想重新洗刷我們民族的這種恥辱呢?當然那個時候是把漢民族作為宋政權惟一的主體民族。所以我覺得她所抒發的這種沉痛的悲苦的情感,其實也包含著她在尋覓我們民族,包括她在尋覓漢民族的魂魄,有沒有像項羽那樣的人,有沒有像敢於承擔這個歷史責任,像岳飛那樣抗擊金兵的人。當然這個時候對於李清照來說,岳飛還沒有完全出現,就是她所抒發的情感裡,從她所寫的詩來看,就必然包含著一種大的期望,大的悲痛,她不希望這種苟安的現狀永遠存在,當然,這也沒有明白地表示出來。所以,我的理解是她尋尋覓覓所要找的既有往日的美好生活,也有對未來國家興亡的期待。所以,她才會尋來尋去,到處看見的都是冷冷清清的氣象,尋來尋去,都沒有答案,最後只給她一種悲悲慘慘,心中憂慼的感覺,她有這種感覺,才可能在這首詞裡頭,不管是晚風、秋雁、菊花、梧桐、細雨、黃昏,所有這些她能看見的景象,全都讓她傷情,全都讓她感到悲傷,觸景傷情,有時候是觸一個景,一種境況就會傷情,而李清照在這首詞裡,是所有的景象都讓她傷心,就可見她已經傷心到了不可再傷心的地步。所以,最後才有這麼一句話,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就是這一連串的景象,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呢?
 過去對這首詞的理解太偏向於她個人的沉痛和她個人對亡夫的悼念,我覺得恐怕不很確切,應該說,她把國破與家亡,夫死的悲痛,和對當時政權苟安現狀的某種不滿,和對未來國家興亡的期望,都包含在她的傾訴裡面了。

 最優美、最迷人、最富於人性的愛,是什麼愛?是心靈默契的愛,是超越兩性佔有的愛,說它最優美、最迷人,是因為這種愛已經超越於男性和女性的雙方吸引,或者說,已不單純是男性與女性的相互吸引,也不僅僅局限於那種家庭倫理和道德應盡義務,也不僅僅是這種愛,而是這樣的愛。
 當事人雙方,既是深情款款的戀人,又是心靈相同的摯友,既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又是生死相依的伴侶,顯然,這種愛情是一種閃耀著理想光輝的愛情,不要說在古典著作出現的那個時代是做不到的,就是在今天也應該說只能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現實生活裡頭沒有的,不等於藝術作品裡就沒有。紅樓夢就寫出了這種心靈契合的愛。

紅樓夢
 它在許多方面,都預示出了這種愛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這種愛的曙光,紅樓夢當然也不可能全面超越時代和歷史的局限,把我們所理想的愛都寫出來,但是,它預示了這種愛的存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是超越肉體佔有的愛,不管你愛不愛林黛玉,也得承認,這種愛與當時所有的權力話語所主張的婚姻道德關係是不一樣的,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也是超越男性中心主義的愛情觀和價值觀的,同時,紅樓夢在寫他們倆人愛情的時候,又並沒有迴避兩性吸引是愛情的基礎,所以,寫他們倆人剛見面時候,一見就楞在那裡了,雙方被吸引了。
 寫到他們後來一同看西廂記的時候,並沒有迴避他們在看西廂記的時候,用西廂記所暗示的一些內容,來展開他們幻想的翅膀,來互通心曲,所以,我們今天無論怎麼看,應該肯定紅樓夢所描寫的趨勢是一種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愛情,確實是一種心靈契合的愛,他們的悲劇不是追求愛情的悲劇,而是活生生的社會悲劇,因為他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大觀園的陰謀詭計,他們柔弱的肩膀,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十幾歲的孩子,要扛起來的,要去抗爭的是整個權力話語系統和整個權力結構裡面形成的那些複雜關係,形成的思想、文化、觀念,一句話,就是這些東西形成的全部壓力,這是他們做不到的。

 歷來為人所不取,受到譴責的愛情,是見異思遷,先亂後棄,玩弄女性的愛。對這種愛的譴責,古已有之,最早,是詩經,詩經衛風氓就寫了這麼一件事。它這個詩是敘事詩,分六章。
 第一章,寫氓來求婚,第二章寫出嫁,第三章寫她回想他們婚後的生活,感到很痛心,接下來一章又寫她被遺棄,再一章寫她受虐待,最後一章,她表示出自己的決心,要爭回自己所謂自我,與這位負心的人決裂。
 第一章從氓求婚寫起,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意思說,姓氓的這個人來了以後,蚩蚩是指的表面上很憨厚,笑咪咪的樣子,抱著布匹來和我交換蠶絲,其實他不是來交換蠶絲,他是來向我求婚的。
 最後一段,她要表示,跟他決裂的時候,她講了,所以這個詩的最後幾句是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事不思,亦已焉哉。這話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從前年輕的時候,小時候,兩小無猜,感情是那麼融洽,那麼歡暢,婚前婚後,信誓旦旦,你一再說要對我如何好,不思其反,沒有想到,你這些言猶在耳的話,結果你違反了。反事不思,亦已焉哉,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了斷吧。所以,最後她表現出對這個負心者的譴責,她不停留在口頭上,她採取行動,用我們今天話說,她終於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她不再在這個家庭受虐待了,不再一天到晚思念你,你不回來,你另有所愛了。

 這裡還應該提到一個就是金瓶梅。

金瓶梅
 金瓶梅裡面,並沒有寫某種棄婦,或者專門寫某一種棄婦,但是它寫了西門慶這樣一個魚肉鄉里、欺壓善良的惡霸型的男性對女性的玩弄。圍繞著西門慶而展開的社會生活、社會關係的種種描寫,成了這部小說受到很多人稱讚的一個最主要的內容。大家稱讚主要是稱讚這一部分,它把那個時期的社會生活、社會關係、西門慶怎麼跟那些官府勾結、欺壓善良,那是寫得非常精彩,就寫得完全是栩栩如生,把很多情景,展現在你面前,但是它有個最根本的缺陷,它對玩弄女性的譴責,是有缺陷的,因為金瓶梅也和三言二拍一樣,往往把愛情和情慾等同起來,愛情等於情慾情慾就等於愛情,愛情就等於醜行,醜行最後必然要遭到報應。金瓶梅所做的這類描寫,有時候往往給人感覺到寫得很糟糕,它充斥著情慾的描寫,甚至有時候都很難用愛字給它加上去,它已經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完全是一種慾念的釋放,情慾的釋放。所以,它就已經遠離了愛情,給人的感覺是醜惡的。人如果降低到只有情慾的地步,那就不稱其為人,真正感人的愛情和愛情作品,都必然是要表現出自己的真情來的作品,愛情像一首詩,而且應當像一首美麗的詩,愛情有沒有境界呢?應該說,愛情也有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面,曾經引用了三位作家的詩詞,來講三種境界。他說,凡是,就是古今凡是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定要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第三種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藍山處。
 愛情第一種境界,獨上高樓,應該對自己有比較高的要求,因為愛情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文化素養和人格修養,它是人整個文化教養的一個綜合發展能力的表現,如果底子太薄,這方面底子太薄,要想愛情生活能夠得到高質量、得到很圓滿的愛情,恐怕會有困難。不說不可能,也是有困難。
 第二個境界,要有執著的追求,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如果你選定了目標,那就要有執著的要求,而且要信守自己的承諾,才可能得到幸福的愛情。
 第三個境界,愛情是要講緣分的,或者說,愛情確實在有緣分,沒緣分這個問題上顯得很突出。那麼你要相信,要堅持下去的話,也許有一天,你的另一半就在那個星光明滅,看起來好像有光明,光明又還沒有完全出現的時候,你的另一半出現了。

路過

雞蛋

鮮花

握手

雷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